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深圳入户资讯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6-15 来源:网络
(深圳!GDP 3万亿的思考)
壬寅新春临近,深圳2021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出炉:深圳GDP首度跨越3万亿大关!
这段时间,深圳的GDP让全国的评论家操碎了心。主要是京沪的数据太好看了,双双冲破4万亿。老大哥就是老大哥,不得不服。
广东省整体12.4万亿,全国第一。以微弱优势,继续凌驾江苏之上。只是深圳GDP才湛湛破3万亿,广州2.8万亿不到3万亿,让网络声音似乎有些遗憾。
GDP确实很重要。但是,深圳的未来,是真不争这2021年的朝夕。2021爬地更高一点,还是恰恰.85亿,这些即重要、又不重要。
疫情即将进入尾声,全球格局继续深度调整。面向越来越科技的未来,我们、深圳、中国,拿什么去长风破浪会有时?
房地产就是AED,救心脏与微时的“体外除颤器”,可以挽经济与一时,但不能扶经济一辈子。往理想的产业结构发展时,深圳真有实力与京沪宁、合肥同台竞技么?
在华强北花1个小时组装起一台手机或无人机,作为样品安利给亚非拉,这是一门生意。但并不是高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一梯队竞争角力的是:卡脖子的芯片全链力,怎么补上去。新能源汽车如何走向全球。这方面,深圳基础不如长三角,也弱于北京,甚至未必比合肥、武汉强。
如果在真正的半导体核心技术、芯片制程等真科技上得不到跳跃发展,深圳现在3万亿也好、4万亿,都代表不了什么。没有核心科技的话,未来就是个镜花水月。
2021年下半年,我一直关注着中国,甚至海外的科技与半导体产业的规划。非常关注深圳与京沪、长三角、武汉、广州的研发与产业链的规划。
任何一、二线城市,前进的速度总有波动。过去,深圳有过“被抛弃论”。上海、杭州、苏州、北京、广州、武汉、东莞...,都曾经被质疑过。但都反转过。城市之崛起,不以一两年论英雄。趋势形成时,一波走下来就是5-10年。
看深圳,就得看产业。得看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资源引入力度,产业落地的力度。很庆幸,多个重要的十四五规划,深圳都没被落下。在深圳2021年GDP详细数据公布之前,深圳公布了《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涉及领域很广,含金量很高,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顺带,在民生方面,还公布了《深圳教育十四五规划公布》,推进大学区、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计划到2025年,全力保障常住人口子女入学需求,5年内新建基础教育学位90.8万座,为深圳建设主力军们构建了稳妥的大后方。
(一)角力GDP,深圳优劣势如何?
3万亿,与深圳也是个里程碑。
每个万亿规模的关口,都需要汗水和时间去跨越。从1万亿到2万亿,深圳用了六年时间;从2万亿到3万亿,深圳用了五年;展望未来,从3万亿到4万亿,深圳准备用四年时间。
也就是2025年,深圳将跨入4万亿。
北京GDP迈入4万亿,也是几年一个台阶。北京2007年GDP突破万亿元大关,用6年时间突破2万亿,用5年时间突破3万亿元,用3年时间突破4万亿。
今年,上海GDP达到4.32万亿,增长速度高达11.63%,增量解决4500亿,净涨出一个百强城市腰部城市的量——排名60的岳阳年2021GDP4402.98亿。
2020年全球4万亿元以上的城市仅有3座,分别是纽约、东京和洛杉矶。上海、北京拿到的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未来3年,深圳将逐步迈入4万亿。虽然在前10城市里,2021年GDP增长都在10.38%-13.3%的高速区。就深圳的速度缓一点。但,增速10%以上那是疫情带来的非常态。
其实,许多地方已经下调了2022年的目标。
西藏2022年的GDP目标为8.0%左右;湖北、江西、安徽、贵州、云南、宁夏、河南均为7%左右;山西、四川、福建、湖南、广西、甘肃、河北均为6.5%左右;浙江、新疆、吉林、陕西、内蒙古增均为6%左右;江苏、山东、重庆、上海、广东、黑龙江、辽宁、青海均为5.5%左右;北京为5%以上。
但是,京沪的总量基数太大。深圳、广州比人家少1万-1.3万亿。按差不多的增速,京沪会拉开与深广的差距。而重庆增速一直较快,会缩小与广州的差距。
总之,深圳4万亿之年,京沪可能是冲6万亿的关口。广州也可能3-4年迈入4万亿。重庆可能4-6年迈入4万亿。都在进步。
所以,重要的,从不只是经济总量。
城市面积:
重庆平方公里
北京平方公里
上海6340.5平方公里
广州7434.4平方公里
佛山3797.72平方公里
东莞2460.1平方公里
深圳1997.47平方公里
京沪广,面积都比深圳大。
深圳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的1/3,北京的1/10。深圳没有能源矿产,也没有传统重工业。深圳跑好自己的步,领好新经济的型,贡献更多的财政,就已经是很优秀的崽了。
有的话说的好,大湾区广佛应该同城,深莞应该同城。唇齿本相依,一同城,其实都是4万亿的当量了。偏要人拆分,小门小户单列单算,嘻嘻。
2021年,中国是靠“实力”赢的一年。高科技实业,贡献很猛。
1、新能源、汽车、芯片,增速远超其他领域,是增长的主力。
北京、上海、广州,都得力与这个赛道的超速贡献。深圳有新能源汽车,也有芯片产业,但是规模和增速不能跟京沪穗比。
2、自动化、电子和计算机的增速快,外贸复苏、增长明显。
深圳和东莞,在这些方面,也是受益方。GDP前10城市,都是受益者。
3、全球抗疫需要,生物和疫苗增长是100-200%的速度。绝对的超速。
最受益者是北京,抗疫生物和医药,为北京贡献了2300亿的GDP,增长是250%的。
上海、广州,也都是生物、医药基础夯实,增长速度也很快,带动了整个城市GDP的抬升。
深圳在疫苗、医疗器械方面也有华大、大族等实力企业,但是在疫苗、抗疫医药方面,深圳与京沪穗是有差距的。
每个城市的增长,都是有理由。赢,靠的全是实力。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深圳的核心优势赛道是:
1、电子与数字经济,新经济、新模式。
在疫情这两年,深圳这块的发展是很快。但是,这也是正常快车道,跟疫苗、新能源、汽车、芯片的增速比起来,弱一点。
2、进出口依存度高,以数码、电子、轻工业进出口为主。
在疫情期间,传统的快消品、服饰的出口增长,才是“加法”,是意外的增量。而数码电子作为的出口,是属于预期内的增长。
3、面向芯片、深海深空、生物医药,深圳是一个埋下种子的阶段。
从一系列方方面面的十四五规划来说,深圳未来是要承担高端科技的补链、全链的核心工作的。产业也会继续向更高端调整。
但是从开荒、到犁地、到下种,深圳才启动了第一个阶段的工作。从发芽,到成长,到收获,深圳还需要走8年。从2022到2030,这8年,深圳是一个赶考的状态。
深圳的城市气质,解决的是小康和中产的“玩经济”。玩玩数码,玩玩互娱,测测基因。非常外向型,向全球输出新经济、玩经济、虚拟经济的要素和基建。
而,传统大城市,夯实的是深厚的科研基础、民生的根本性产业。分工产生效率。对于一个辽阔的大国来说,区域和城市各有分工才合理。
疫情经济,分为3段。第一段是2020年,病重救命。宅经济大获发展,线上迅猛。互联网宅经济、基建、新基建、教培、网游,一路猛跑。
但是,2021年不一样。疫情经济第二段,基建、新基建都在让步,线下和实体经济复苏迅猛。进出口实实在在的商品吞吐量大增。新能源汽车、新盘半导体、疫苗和机械,撑起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片天。
宅经济、线上经济,在2021年都迎来了收缩。互联网、新基建、网游回归正常、发展减速,对深圳、杭州的影响可是不小。
何况,还有华为、大族、大疆等被额外对待。团队赛,主力不上场。
2022第一季度,苹果市占飘红、全球第一。苹果一季度营收1239.5亿美元,比首破千亿的2021年第一财季的1114.4亿美元还多。
大中华区表现最出挑,净营收257.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3.13亿美元增长21%。苹果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还打破了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记录。iPhone首次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市场份额,高达23%。
2022是疫情经济的第三段。万事才开头。
在2021年,深圳的优势不大好发挥,有所承压。连6.7%的增长率,也是来之非常不易,是在深圳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房地产调控最冰冻的情况下获得的。
深圳全年土地出让金不到960.13亿,比苏州还少100多亿,不到杭州2198.43亿的一半。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的2020年土地出让金都在1700-2000亿之间的规模。
但是,勒了房地产和土建的裤腰带,深圳也并没有紧着科教研、高科技、交通和能源的投资。深圳的高科技依然拥重金加速,深圳民生依然深获保障。深圳的老百姓,还是能惬意地过好小日子。
北京,疫苗单科兴、国药就贡献超2300亿产值。芯片、半导体的增速也比深圳和大湾区快。
今年表现很棒的广州,最吸睛的也是高科技产业、医疗、汽车、芯片的快速跑。
比起来,2021的深圳就是个裸泳者。深圳裸泳,拿了第四。
(二)高科技引擎,深圳燃力何在?
战斗,从来打的都是科技!
北京、上海、广州,都是靠沉淀赢的。2021跑地好的都是造车新势力、造芯新势力、造药新势力。
孰无短板?有短板不可怕。不懂补短板、补链、全链,才可怕。
广东的雄心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为主要承载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广东想强化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到重点在芯片设计与制造、新一代通信与网络、新一代人工智能、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方面,围绕重大产品、核心设备、原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推动关键软件国产化替代。
上海、合肥、武汉、杭州,自然更不会落后。
上海把芯片产业写到小本本上,全市向前冲:3纳米芯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元宇宙,一个不拉。上海“十四五”规划目标是,集成电路规模倍增、通信2000亿、显示700亿、汽车电子1100亿!总规模超2.2万亿。
湖北提出,集中力量和资源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打造全球知名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安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浙江,要在数字变革走在前列。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万亿元、增加值突破7000亿元。推动重要科研机构、重大科技平台、科研基础设施集群发展。
过往皆是序章。
你4万亿也好,我3万亿也好,哪怕不到2万亿。面向未来,强省、强市都是有很多故事要讲,有很多实事要去干。
前面横着的美丽国、日韩、西欧,都是世界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汽车、高端装备的王者。缩小或赶超与领先者的差距,才是我们要踏实去做的。
我们就比,超跑路上,谁的耐力更强。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一提《示范区放宽准入特别措施》这份文件了。风物长宜放眼量,深圳这个排头兵,还是要继续压担子、领任务的。
有了这个担子,深圳就必须去补短板,继续在高科技不断冲最高的浪。那在不同的经济与贸易背景下,深圳就有机会赢。
缺什么给什么,短什么补什么。文件很长,重点很多。看完需要很长的时间。你就记住一点,按这个特别措施,深圳就是扎扎实实在补短板。以便深圳在更高的层级上,装备升级,去跟京沪穗同台竞技。
这一年,广东和深圳出台了很多科技和十四五规划什么的,动作数不胜数,本文也难以尽述。那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具体的现象,落地方面,看看深圳在弥补怎样的“2021式差距”!
2022年广东将安排的564个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重点聚焦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深圳有4个工程位列其中,分别是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市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市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市鹏城实验室石壁龙园区一期建设工程。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方面,深圳也有4项。分别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高端集成电路载板及先进封装基地(一期)。深圳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项目。深圳第2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
在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方面,深圳有1项,系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深汕)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42亿元。
在生物医药方面,深港生物医药产业园,年度计划投资2.05亿元;深圳市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二期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
而且,深圳还迎来了一家500强电子企业。
2021年底,中国电子集团总部正式落户深圳!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家队”重点企业,中国电子拥有26家二级企业、15家上市公司,全年营收达2479.2亿元。它奔赴哪里,就意味着数字经济的风口在哪里。
芯片方面,前面说到的中芯国际深圳扩产项目确定。定位于12英寸28nm及以上线宽显示驱动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等,投资额预估23.5亿美元。是跟深圳市属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投集团”)合作的。
重投集团联合中芯国际,开展28纳米这个项目后,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领域再下一城,完成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微电子”)重组变更的全部法律程序并正式进驻。加快打造成为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助力深圳打造第三代半导体创新高地。
中电、中芯、方正、海思,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企业。在宝安和南山,还在建设集成电路平台链。深圳和东莞,更还有无数大小微级的企业,布局在芯片和电路板的方方面面。
宝剑锋从磨砺出。面向产业的至高点,中国要解决的是芯片设计、光刻机、光刻胶等突破性的进展。全国产业精英和资金联合起来,才能找到突破口。
3万亿也好,4万亿也好。现在不是固步自封,沾沾乐道过往成绩的时候。一旦疫情渐退,社会回到常规,全球贸易发生新的规则变化,中国的前20强省市将一起面临世纪的新挑战和进取!
2025、2035,等着大家脚踏实地去突破!
后记、总结、展望
GDP,深圳不怕!
文章很长了,超过预期的长。
我就不继续盘点了。关心中国,关心产业,关心深圳的人,这两年应该都看到很多利好在落地。
但是有一点,我还是想提一下。就是深圳的教育,深圳的社区社区养老。
要说深圳的民生,深圳的颜值总是很打表的。城市中处处公园,4A、5A景区就在家门口的感觉。让深圳人小日子过得好的同时,也有点飘。
深圳90后们,就很为深圳的另外一个名字「千园之城」所陶醉。
1900+平方公里的面积,仅仅是北京的十分之一,却拥有400+平方公里面积、超过1206个公园。且有山有海有湖有河的,省了很多挖坑推土造景钱。
但是,生活不止远方和风景。深圳有矛盾,那就是:教育和住房。
深圳教育的矛盾,是公立义务制教育学位远不够市民的需求。深圳每年增加百万人口,也就增加9-10万未成年人。也就是需要增加很多很多的学位。
中学生增加很多,也就自然倒逼高考招生也得同步增加。这对一个新城市,超速发展的城市来说,民生基建要同步跟上来有些难。
但是,无论如何,《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新增公办普高学位11万座以上。让常住家庭的娃,都能有学上,5年内新建基础教育学位90.8万座。大范围普及指标生,高中50%指标生,且逐渐取消指标生分数下线。
试点公办普高招生计划向学校所在区适当倾斜。而且集团化办学100%覆盖,教育普遍优质化。
不说未来高校招生,向大湾区、深圳扩充多少招生名额。深圳和大湾区都在抓紧新建大学。这里列一下深圳的大学建设情况。
好了,教育方面,深圳正在好好干。
住房方面,深圳也在大搞保障房。这几年,住宅供应都是向保障房倾斜,商品房比率是缩水的。不但深户能申请各种类型保障房,非深户社保够了也是可以申请。而且单2022年,深圳就有2、30个共有产权房在路上。
在深圳,干高科技、干数字经济,可以放心。你的后方,还是稳的。
就是要买商品房,市区和准二环区域限价8-13万一平,其他区域限价3.3-7、8万一平,掏出6个口袋看一看,努力的人还是有机会上车的。
而且,深圳的轨道交通和大湾区的互通。无论是地铁通往惠州还是东莞,无论是深中大桥的建设,同城生活是有指望的。深圳还将在惠州试点异地保障房建设,更在深汕建了许多保障房、人才房。
在深圳就业,不但可以享受市区比商品房便宜一半的共有产权房的福利。将来还有机会享受在临深的7、8千共有产权房,或几百块钱租金的公租房的可能。
饼不画多,深圳面积才上海的1/3,北京的1/10。在地理距离上,临深真的只相当于深圳的中环。无论什么解决方式,只要地铁和城轨所到,深圳人的住房门槛就是有望下降、下沉的。
在《示范区放宽准入特别措施》里,还提到优化养老、托育市场发展环境。由政府和国企带头,在社区里挖掘空间和潜力,提供社区托育、社区养老。
把高消费的早教拉下来,让妇幼医院、社区和社会机构的力量叠加上去,为市民提供低廉但质优的托育服务。很多妈妈已经享受到普惠托幼、普惠幼儿园的好了。
深圳老人其实并不多,不是沉重负担。但是深圳对社区常住的老人,无论有否户籍,都提供了家庭医生上门、社区上门关照、免费疫苗等等服务。老人家都爱把户口随迁到深圳,就很说明问题了。
说到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解决建设者的后顾之忧。民有所安,才能放开手脚一搏,把深圳的各大十四五规划、特别措施、行动纲领落实下去。
4万亿,即要产业谋力,也需要社会支持。
2025,深圳看你的喜报!
——END——
爱住家原创文字,版权所有
文字和数据来源“深圳发布”、“广东发布”、“国民攻略”、
“城市战争”、“界面”、“深圳卫视”、“深圳weekly”等等
图片来源:爱住家、百度、壹深圳等等
一并感谢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