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留学生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2-12-28 来源:网络
(清华公布留学生数据,10年来出国校友中超半数回国,比例还在扩大)
9月6日,清华大学举行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全校研究生开学第一课。校长邱勇发表谈话,他重点强调“大学不能脱离她所在的土壤而发展,大学是国家的大学”,并期盼清华学子能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据了解,过去10年,清华毕业生出国深造占比约14.2%,而2002-2011级这十年期间,出国(境)清华校友中已有超半数回国工作,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扩大中。这预示着我国人才流失问题在逐渐缓解,越来越多的栋梁之才选择为祖国建设,为中华崛起添砖加瓦。
近代以来,随着清朝“首批留学幼童”赴美求学,拉开了我国留学深造的序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给曾经腐朽落后的旧社会带来了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思想浪潮,成为时代进步的推动力量。
建国后,大批在外科学家响应国家号召,不顾艰难险阻,放弃优渥条件,毅然决然奔向祖国的怀抱,投身于当时还“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设事业,造就了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为国家的未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个人家庭条件也逐渐提高,三四十年前带着“精英”光环,享受无数人惊羡的公派留学已经逐渐被自费留学替代,占据留学生的主流。而失去了国家选拔的硬性指标,也使得该群体良莠不齐,失足于纸醉金迷的国外生活,浪费青春与金钱的学生大有人在,导致不少人因为这部分学生的恶劣事迹从而给留学生群体贴上了“不学无术的富二代”标签。
当然,最突出的莫过于部分留学生群体崇美、媚美思想严重,被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腐蚀,一心想要享受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甚至有一些人站在了国家的对立面,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谋取私利,譬如胡士泰、余茂春之流。
随着这些反面例子的出现与曝光,使得现在社会主流舆论谈及留学生时,多少都带有一些偏见。许多国人对留学生更有着一种抵触和反感情绪,尤其是对那些毕业之后依旧选择留在海外的学子嗤之以鼻,将他们与“汉奸”相提并论,对此有着诸多批判。
不过可喜的是,这种现象在不断减少,另外“留学热”依旧,但“回国热”也逐渐成为新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时政局势的影响
学术是不与政治挂钩的,但学者是有国籍的,因而国际关系也直接影响到留学相关事宜。目前,随着美国将全球战略重心转移到维护霸权主义,对抗中国崛起之上,美国不仅对我国进行经济上的制裁,军事上的威慑,甚至在文化交流领域也作出了诸多限制。一方面,美国遣返数千名在美华人学者,另一方面又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数百名中国理科留学生的签证。中美关系的紧张化使得许多留学生主动或被动地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
二,中国发展机会的增多
我国目前虽然还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有着差距,但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各个领域从空白到发展都急需大量人才,而这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之相对应的是,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更多留学生个人的理想抱负可以在国内就实现落地,既助力国家发展,又实现了个人价值,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种族歧视的恶果
虽然西方国家一直宣扬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但在潜移默化之中早已形成了以白人世界为尊的价值观,并对外输出,只不过一直被西方主流媒体淡化和边缘化,这也使得国外种族歧视问题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亚裔学子在国外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胜枚举,如果说连个人的基本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那这对留学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相反,回国则没有这种担忧。
四,家国情怀大义
其实,“回国热”的核心原因不在于这些变动的内部外部因素,而是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留学生心中都有着对家乡的回忆,有着对祖国的思念,只是可能并没有流露或者注意到,但这正是“回国热”的核心驱动力。哪怕国外有着再丰厚的待遇,再光明的前景,对这些人而言都是过眼云烟,不论是报效祖国的大志,还是落叶归根的乡愁,都促使他们果断踏上回国的旅途。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教育资源的缺乏和国外顶尖学府一流的教育资源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出国留学更能拓展学生的眼界,提升思想高度和学术水平,再加上留学经历依旧在国内企业招聘中有着政策优势,所以近年来留学生市场仍然十分火爆。
不过特殊的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国外政策的影响,“留学热”不再和之前一样盲目,而是通过“降温”使得人们更加冷静和理智。留学生的目的也更加纯粹,不再是仅仅为了镀金,为了绿卡,而是想通过留学真正地提高自己,增强核心竞争力,这对留学大环境而言,是一场涤垢洗瑕的变革。
如今中国留学生较大比例集中于发达国家,其中留学美、澳、加等国人数依旧十分庞大,尤其是坐拥多个顶尖学府,高校数量高达4000多所的美国是最多的。不过近段时间因为国家政治关系的波及,美国的增长比例出现了下滑趋势,转而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竞争优势体现出来,成为留学生的首选。
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留学党选择在毕业后回国发展。他们在文化、语言、风俗、见识和处理事情的方式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优势,无论是找一份心仪的工作还是选择创业,海归们都是这个社会的驱动力量之一。
而另一方面,人才回国的浪潮对其所在的留学国家而言也是惨重的损失,尤其是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占用他国的公共教育资源来培养本国的人才是一点,但最为重要的是,根据历年人才竞争力指数的发布不难看出,中国和印度是最大的对美人才输出国。
而“回国热”的潮流将改变美国垄断国内优秀人才的现状,不再享受这种红利。这也意味着,我国与美国之间人才储备失衡的局面打破,未来在科技领域的角逐更有底气。其实,“留学热”也不仅仅是我国的特有文化,而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人才政策。
我国学子积极涌向国外的同时,因为我国教育资源和实力的提高,再加上丰厚的奖学金和生活成本较低,国外大量学子也选择留在国内学习,除去备受争议的“非洲国家留学生”,韩国、蒙古、美国和日本等国每年都有数万名学子赴华留学。
放眼国内,从八十年代出国潮的几万余留学生发展为如今六十万的留学大军,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也纷纷来华,多国学者教授更是投身于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可见我国与外国之间的学术交流越来越通畅。
一是因为之前提到的,随着经济发展,国内家庭的经济能力提升,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都可以负担得起出国留学的费用,让学生们走出国门认识世界的好奇心能够得以满足的经济基础已然成型。
二是我国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闭关锁国是不可取的,只有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看待留学问题,才能认清国内外差距,并依靠国外的先进知识得到进步,这也是国家一直以来都出资公派留学的原因。
三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必需。西方国家频频妖魔化我国,宣传“中国威胁论”,而以留学为窗口将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对国外学子而言,神秘莫测的东方国度有着无穷的魅力,这与我国文化的推广和影响力的提高是脱不了干系的。
纵观历史,中国自对外开放以来出现了三波留学热。除去2000年互联网高潮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1989年后的三年,也就是1992年国家领导人南巡掀起的第一波留学热更令我们深思。
当年留学问题不再被认为是政治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正是人才流失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学子选择留在了美国,此时我国领导人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些留学生能回来十分之一就不错了,不让他们出国,把他们留在中国也没用,他们现在不会回来,以后也是回来的。”
而这也点醒我们,除去加强爱国思想教育,也应该坦然正视我们与国外之间的差距。过去回国的留学生十不足一,如今已经有超过半数的留学生归来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正是因为我们在进步,在发展。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归学子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散播在祖国的土壤上,这便是国家的未来。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