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上海落户资讯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6-08 来源:网络
(落户上海看大学排名,985退圈“洋榜”,世界大学排名“四大门派”迷雾大起底)
开学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榜单上新,9月12日,U.S.News发布2023全美最综合大学排名;9月16日,《泰晤士报》发布2023英国大学最新排名。此前的6月和8月,QS和软科相继完成2023QS世界大学排名和2022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长期以来,这四家大学榜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都深深影响着择校、留学,落户,就业。但“四大门派”榜单维度不同,导致排名结果大相径庭。争议背后,如何看待各榜单?国内多所985名校又因何退圈“洋榜”?
谜团一:落户上海到底按照哪个榜单?
2022年6月1日,就在上海解封当日,上海市人社局出台了《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直接落户;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院校的,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而关于世界排名前50名、前100名院校的认定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参照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HigherEducation)、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QS世界大学排名(QuacquarelliSymondsWorldUniversityRankings)、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发布的排名。
综合四大排行榜,一份149所世界名校的名单便开始在网上传开。而随着名单的公开,关于名单里世界名校的各种争议也随之而来。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两所在上海市前50名单里的高校,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QS排名仅为317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U.S.News排名为230名。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QS排名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U.S.News排名
谜团二:为什么国内外多所名校退圈?
和上海的按榜单送户口不同,国内外众多高校却开始纷纷退圈。
2022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开表示将推出各类世界大学排行榜,此外,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也纷纷表示将推出世界大学排行。
2022年7月,美国八大藤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疑因数据真实性问题,宣布退出2023年的U.S.News排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几所大学官宣了退圈,依旧可以在榜单上看到排名。
三所国内985大学表示退圈后的6月初,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人大为601-650名,南京大学为133名,兰州大学为750-800名。8月份发布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同样将人大排在了500-600名,而南京大学为101-150名,兰州大学为300-400名。让人费解的是,在软科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中,人大的国内排名为72-93名,而在软科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人大排名为19名。
这个和清华北大并称“清北人”的京圈双一流名校,校友遍布政商两界,2022年财富500强当中,国内最大民企——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便出自92级人大社会学系。
同样和这位京东创始人渊源颇深的哥大退出排行后,被安排在U.S.News2023全美大学排行榜第18名(上一年排名第二)。
▲人大、南大、兰大三校的QS世界大学排名2023
▲软科-202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
谜团三:为什么部分名校排名突飞猛进?
和人大等高校的遭遇截然相反,以清北为首的多所顶尖高校在全球排名中确实一路高升。四大榜单中,QS给出的排名最高,北大为12名,清华为14名,而在5年前,两校的QS排名分别为38名和25名。而清华在U.S.News的排名更是从5年前的64名,上升到26名。同样表现亮眼的还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南方科技大学,进步最快的南科大,更是3年内连超百校,华中科大同样也是5年超百校。
诚然,中国高校搭上了中国大国崛起的发展快车,但如此突飞猛进的增速背后,也不得不怀疑榜单背后是否还有别的用意。
从各大榜单公开的指标和权重当中,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纳为:
QS排名着重考察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和师生比例;
泰晤士排名赋予教学、研究和引文各30%的权重;
U.S.News排名强调研究声誉和引文;
软科排名则注重诺奖、菲尔兹奖、N&S论文等科研成果的数量等客观指标。
▲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
▲U.S.News全球最佳院校排名指标权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指标权重
四大主流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权重有所不同,也导致每年的排名也会有些出入。而另一方面,不同指标的评分方式也有区别,以QS世界大学排名为例,在其左边微信公众号右边中给出的6大评估指标中,学术声誉占40%、雇主声誉占10%、师生比占20%、教员的论文引用率占20%、国际教师比例占5%,留学生比例各占5%。从中可以直接看到,50%的分值是来源于调查数据,而在受访者选择方面,毫无疑问英美两国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英美澳加四国合计占比超三成,中国的受访者仅为1.8%,比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都低。
而另一份出自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同样有33%的分值来源于各类调查。
除了榜单维度和评分方法深藏玄机外,另一个让人质疑的是榜单的“商业化”以及数据背后的真实性。从大名鼎鼎的哥大深陷数据造假的舆论漩涡,就可见一斑,2022年2月,该校教授对学校提交的班级规模、最高学位教师比例、全职教师比例、师生比、教学经费投入和毕业率等六项数据提出质疑,时隔半年多,哥大对外发布声明,坐实了部分质疑,仅承认了班级规模和拥有博士学位的全职教授比例存在“数据错误”。
仔细分析榜单维度,还会发现四个榜单虽然指标权重有所不同,但要求的各类科研成果,以及N&S论文等相关指标,在客观上都更有利于理工科为主或者各学科发展均衡的综合类大学。这一点反映在中国大学榜单也同样如此,XX理工或者XX科技大学,会比XX师范、XX政法大学排名靠前。这也是直接导致人文社科领域全国领先的人大,在全球排名上落了下风的因素之一。
同样是退出排名,和哥大相比,国内高校遭受的不公则颇有几分“阴谋论”的色彩。以人大为例,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也是中国大学中“又红又专”的典范,因此,以人文学科见长的人大,也进入了2020年美国实体清单的18所中国高等院校中。和国内Top20排名相比,人大在全球600+的排名,多少还是有几分意识形态的偏见。
结语
喧嚣的排名背后,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校的“退榜声明”更多了有几分人间清醒。无论是人大校方领导的“该决定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方向,也将成为趋势”,还是南大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所言的“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都直指目前国内的唯排名论。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建设进入第二年,高校名单也从140所扩增至147所。在中国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破五唯”,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评价体系,才能涌现更多助推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好大学。
作者|李成
编辑|Zoey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